文章来源:http://www.cnarts.net/cweb/news/read.asp?id=410011
展覽開幕式現場 15至16世紀,也即眾所周知的文藝復興時期,在意大利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8年3月26日下午,《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藝術、文化和生活》展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開幕。通過百余件創作于意大利15至16世紀的藝術作品,展覽為我們揭示了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社會和藝術生活。圣家族與圣安娜,多梅尼科阿爾法尼(佩魯賈,約1480-1553年后),1510年,木板混合,翁布里亞國家美術館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共展出102組(件)展品,分別來自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巴杰羅國家博物館、翁布里亞國家美術館等意大利17家博物館和機構,絕大部分展品是第一次與中國觀眾見面,不僅包括提香、波提切利,佩魯吉諾、丁托列托和老帕爾馬等藝術大師的繪畫作品,還涵蓋了像章、服裝、日常生活用品、建筑構件和模型,全景化地呈現了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藝術、文化和社會生活。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品跨越了多個時代,除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展品外,觀眾也會看到古羅馬時期的雕塑以及拜占庭風格的少量繪畫,目的在于幫助觀眾更深刻地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內涵,即從古典文化中汲取靈感,革新中世紀傳統。據首都博物館副館長兼策展人黃雪寅介紹,與以往在中國看到的文藝復興展覽最大的不同,此次展覽關注的重心,是引領觀眾理解這些藝術品為什麼會被創作,如何使用和解讀上。以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創作為線索,展覽分為“傳統與創新”、“人是宇宙的中心”、“藝術與信仰”三個單元。展覽展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陶罐和日常生活用品 展覽第一單元“傳統與創新”,主要展現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繪畫、建筑和城市規劃等領域發生的深刻變革。通過與拜占庭風格的畫作對照,觀眾可以清晰地領會這一時期藝術上的革新。展覽現場展出依據萊奧納爾多·達·芬奇的素描《維特魯威人》制作的裝置圣母子,弗朗切斯科莫羅內,威尼斯學院美術館 第二單元“人是宇宙的中心”,詮釋了文藝復興的特征之一是強調人的價值。萊奧納爾多·達·芬奇的素描《維特魯威人》是這一思想最直觀地表達。展覽依照原稿專門制作了一個裝置,供觀眾拍照比對加深理解。與此同時,提香及其工作室繪制唯一存世的一幅《戎裝的查理五世》,展出前剛剛完成修復。該單元還通過繪畫作品和建筑模型展現了美第奇家族成員的風采、婚禮場景和別墅,讓觀眾走近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重要推動者之一——美第奇家族。埃萊奧諾拉·德·美第奇與文琴佐·貢扎伽的婚禮,雅各布·基門蒂,又名恩波利,1600年,布面油畫,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意大利方為展覽制作展出展品原作中人物身穿的文藝復興時期服飾展覽現場 第三單元“藝術與信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緩慢但穩定地朝著世俗化的方向發展。在繪畫中神圣人物被表現地更具人情味。藝術家們借用古典藝術形式來表現宗教題材。展覽中特意選取了幾件古羅馬雕塑來說明這一現象。此外,展覽還展現了該時期出現的古典神話和古羅馬歷史這種世俗題材的畫作。前往耶穌受難地,桑德羅波提切利及其畫坊(1445-1510年),16世紀早期,布面油畫,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展覽現場 據悉,本次展覽隸屬中意文化合作機制框架下的“意大利博物館睡美人”項目,是中意文化合作機制倡議項目的一部分,該機制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意大利共和國政府的共同支持,是兩國在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等領域展開長期對話的平臺,也是在知識、文化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共建“一帶一路”的媒介。 此次展覽由意大利文化遺產活動與旅游部、中國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主辦,首都博物館承辦,將展出至6月22日。
關鍵字標籤:專業義大利旅行社
|